媽媽手(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
定義
媽媽手學名叫做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因拇指的伸展和外伸動作過多或過度用力,重複摩擦,導致手腕的肌腱滑膜及支持帶變厚,壓迫下方的肌腱,使肌腱滑動時有卡住的感覺,或者造成了粘連和發炎,導致手腕靠近拇指側疼痛和腫脹。
自我檢測
先伸直手臂,拇指放在手心,用四隻手指抓住拇指,然後自主地用力,把手腕向下壓,若感到手腕橈側位置感到疼痛,就是媽媽手。
主要症狀
1 手腕橈側的位置,橈骨莖突處,出現無法使力或持續疼痛的現象(早上起床時較為嚴重)。
2 常與上肢緊繃、局部腫脹等症狀,且會向上延伸到前臂,向下延伸到拇指,大拇指翹起來(伸拇指肌)時候更痛。
3 當手腕及手進行扭轉的動作、或拇指的反覆伸直、屈曲都會使疼痛加劇。例如扭毛巾、寫字等使用到大拇指力量的活動。
4 長時間若未進行治療,可能造成腱鞘肥厚的現象,形成凸起的腱鞘囊腫。
主要成因:一些長期過度使用手腕和拇指的動作。例如
1 長期用手或手腕來承托著嬰兒頭部
2 長期使用鍵盤和滑鼠和剪刀,以及捧餐盤,炒菜等高度使用拇指和手腕的工作。
3 過度使用手機打字, 尤其單手使用手機,讓拇指負擔過大。
治療建議
以下是一些坊間常見的治療建議/治療選擇,包括:
日常方面:
1 盡可能避免去做出一些重覆的手腕/拇指動作,讓發炎部位得到休息
2 急性發炎腫脹時,可嘗試冰敷消腫;慢性發炎階段則會進行45°以下的暖敷。
3 進行強化肌肉、減輕疼楚的運動。
4 佩戴專爲媽媽手設計的護腕,能夠有效減少擺動誘發的痛楚。
如何治療
正確的治療是重要的,針對肱骨前移,在匯瑞醫療,從診斷到治療將會包括:
- 提供動態及靜態檢查:詳細診斷,雙管齊下精準找出受限肌肉,判斷出最精準、有效率的治療方案。
- 痛症治療綜合治療:使用國際認證的醫療級別儀器
根據患者需要及患處所配搭配合電流筋膜刀 / 手法 / 矯正治療 / 運動治療 / 呼吸治療等
▻ 研究顯示,儀器中的高低頻能量可滲透達肌肉及筋膜層,促使細胞自癒
有效消除勞損,修復受損組織,舒緩症狀;瞬間鎮痛,可減輕痛楚感覺高達80%以上。
▻ 電流肌膜刀:有效修復肌筋腱纖維化,回復韌性,快速減少患處腫痛,於肌肉僵硬部位,處理失去彈性的筋膜。
- 中藥內調:可根據患者體質辯證,選用舒筋活絡、活血化瘀﹑溫通經絡的中藥,來解決疼痛﹑痹症和風寒侵襲經絡的問題。
▻ 選用活血止痛及引經藥(延胡索,威靈仙,桂枝,三七等等)
4. 中醫針灸:尤其合適出現發熱疼痛時的患者
▻ 疏通經絡,消炎止痛,鬆解緊繃的肌肉和筋膜
5. 運動強化:強化較弱肌肉(如肩胛下肌,大圓肌);和伸展過緊的肌肉。(如胸大肌,三角肌,肱二頭肌)
▻ 我們的醫生同時具備健身教練牌照,會根據患者的體態及受限的肌肉提出相關運動建議居家運動練習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姿勢,加強其頸部的肌肉力量和穩定性。
爲何選擇EB爲您治療媽媽手
EB 痛症治療Painless Treatment
對於媽媽手,我們會直接處理受關連的肌肉肌群(例如伸拇短肌、伸拇長肌),放鬆過緊的肌肉和激痛點,減少沾黏,提升筋膜的彈力和活動性,追求更科學,安全,有效,效果更持久的治療方法緩解疼痛問題。
本診所由痛症專科的註冊中醫師爲您進行治療 + 結合國際認證的醫療級別儀器,處理肌肉及筋膜問題,以此舒緩和消除疼痛。
數據顯示本診所應用的儀器可減少痛楚81%,因此儀器的能量可以直達肌肉﹑筋膜層﹑骨骼及不同軟組織;不破壞身體組織,提高自癒力,並改善筋腱過份勞損問題。
EB主診醫師王醫生不僅擅長軟組織損傷痛症治療、整脊學、中醫疼痛學,而且運用筋膜刀、手法治療和矯正治療等方法,累積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王醫師同時持有健身教練執照,會提供日常肌肉鍛煉練習給患者,深受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