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側彎的原因
- 發育時期肌肉量過低
- 家族遺傳
- 其他
脊柱側彎的原因 - 發育時期肌肉量過低
- 脊柱側彎通常在10至17歲時發現,約有2-3%青少年患上不同程度的脊柱側彎。當中男女比例約為2:8。
- 輕度的脊柱側彎,男女患者的比例相若。
- 女性的患上較嚴重的脊柱側彎的風險會高於男性多達8倍。原因如下:
- 因脊柱在未穩定之前都需要肌肉幫助其穩定發展,女性的肌肉量普遍比男性低,肌肉無法提供足夠穩定度給脊椎時,嚴重脊柱側彎便會發生。故肌肉量不足、偏瘦、BMI偏低的女性為嚴重脊柱側彎的好發人群。
- 女性荷爾蒙如雌激素,對於女性骨質密度影響很大。
- 肌肉量不足﹑女性骨質密度不足,促使脊椎側彎惡化的因素。
- 女性的脊椎椎體較男生細且窄,而瘦長的脊椎比厚短的脊椎容易惡化。
脊柱側彎的原因 - 家族遺傳
- 家族病史,脊椎側彎有遺傳性,家人有脊椎側彎會更高的機率罹患脊椎側彎。
- 脊柱側彎的父母的子女有約3成的機會患上脊柱側彎,而且彎曲形態會有相似性。
脊柱側彎的原因 - 其他
- 分娩出現異常狀況:生產時出錯可會能讓脊椎生長異常。
- 患有影響腦與神經系統的疾病,像是腦性麻痺,肌肉失養症等。
- 受傷、生病、開刀、感染,而影響到脊椎。
惡化風險較高的脊椎側彎人士
- 青少年
- 偏瘦、BMI偏低的女性
- 營養不足的女性
- 側彎度數大的人
- 胸椎側彎(人經常利用慣用手執行日常活動、加重肩胛骨偏位,容易加深肋骨﹑脊椎旋轉)
- 運動經常高重覆性,不對稱的動作
及早治療、預防惡化的重要性
- 青少年骨骼發育並未成熟,所以病情惡化的風險相對較高。若不仔細觀察身體,初期或輕度脊柱側彎難以察覺。
- 而且青少年的原發性脊柱側彎是無法自行好轉的,抱持僥幸心態而延遲醫治會錯過最佳治療時期,得不償失。
- 側彎角度愈大,惡化機會也會愈高,越容易產生并發症。及早控制側彎度數非常重要。
- 若有家族的體態問題,可讓青少年儘早並定期接受體態檢查。
- 保持良好的肌肉鍛煉、拉筋習慣,多留意身體肌肉是否有失衡狀況,此舉亦有助及早發現。平時多作基本訓練,增加肌肉的肌力、肌耐力、柔軟度,可對脊柱的穩定性有幫助。保持應有的身體活動度。
- 選擇運動喜好時,留意運動或姿勢會否使脊椎受力不均的情況,有機會增加脊柱側彎發生的機率。
- 小孩發育時期,注意飲食營養是否均衡,避免體形過於纖瘦,纖瘦體態,或在營養不吸收的情況會造成身體營養不良,容易使脊椎不穩定而產生彎曲。



